济南大华官方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导读 > 百家讲坛 >
大自然的循环系统收塑料吗?生物降解还是回收
发布时间:2020-11-30     浏览次数: 次   作者:admin

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常务副会长王旺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可生物降解or可再生》的主旨演讲。

演讲梗概:

1、塑料大规模使用的原因

塑料大规模使用的10大原因

重量轻,资源能源消耗少

机械强度分布广和较高的比强度

合成、加工温度低,易成型

阻隔性能好,食品、药品、防疫防护产品不可缺

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性价比高,难替代

优异的电绝缘性能

规模化低成本的取得

热的不良导体,具有消声、减震作用

经可回收性设计后,回收性强

简单的分子链,简单的多维结构,却有着优异的理化性能和加工性能。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大自然亿万年的进化,才构建了自己的循环系统,而人类生产塑料并大规模应用才一百多年,短时间内她是不知道如何处理人工合成塑料的。

2、解决方案:降解材料/塑料?

——理想的生物降解材料(降解机理、材料类型和时间长短的交集):
1)在任何自然条件下全生物降解;
2)可以大规模人工生产;
3)降解周期小于一年;
4)满足所有应用的性能要求。
这种塑料一旦开发出来将真正实现塑料闭环。试问,现在市场上的可降解塑料能做到吗?
3、塑料污染环境的本质是泄露!

塑料泄露的9大原因

经济因素

技术因素

消费者因素

回收设施因素

难监管、难定责

再生材料非强制

非支持性税收

认知与措施混乱

管理系统缺失

1)解决塑料泄露的技术路线
2)解决塑料泄露的政策路线
△最小碳排放;
△解决人类合成材料的小闭环,不给自然添麻烦。
与会总结
自然生态系统的形成是地球亿万年演进的结果,而塑料的生产及大规模使用才一百多年。人类就是再聪明,一百年来对塑料的设计、制造、使用也不可能比大自然亿万年进化演变的生态环境更高明,所以,人类应秉持着谦卑的态度,建立塑料的小闭环,不去干扰自然的大闭环,也不要去充当造世主——相信自己能创造出一个塑料,在它存在的期间满足一切性能经济要求,在它生命结束后跟天然材料一样,任你抛弃,无害地进入自然大循环。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