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底,我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67亿亩。
其中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3.5亿亩。
我国的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目前有10.37亿亩,成为世界第一灌溉大国。
根据2021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19.179亿亩,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指标“提到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内容,预期到2022年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而截至2020年,我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5亿亩。
农业农村部2021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亿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500万亩。
而2020年是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
据统计,近30年来,我国农业灌溉年均用水量基本维持在约3400亿立方米。在灌溉面积扩大、灌溉保证率提高、粮食总产量稳步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农业用水总量基本维持稳定,节水灌溉功不可没。
2021年9月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国务院批复上有提到“高效节水灌溉”内容:
“到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截至到2020年底,已经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
“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1.05亿亩”
“到2030年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2.8亿亩”
“将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2021—2030年完成1.1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
《“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补齐节约用水基础设施短板和监管能力弱项,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人水关系和谐,节水意识深入人心,节水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节水制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市场机制,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十四五”重大农业节水供水工程实施方案》预计新建大型灌区可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80万亩;124处实施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的灌区可新增恢复灌溉面积7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约8100万亩,年增粮食生产能力57亿公斤,粮食总产量将达到约800亿公斤。
这样说来,根据计划,从2021—2030年这9年时间里,需要完成95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主要集中在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几种灌溉模式上,而且主要建设方向还是大田作物。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高效节水灌溉亩均投资在1500-2000元/亩的价格估计,该市场中灌溉投资总量也会在1500-1900亿左右。
根据国家安排,将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政府投入撬动作用,采取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
上面说的还只是农业灌溉市场,还有园林灌溉、高尔夫灌溉及庭院灌溉市场,这三大市场潜力也不容忽视。
在目前大环境下,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势在必行,未来几年的灌溉市场会有一个高发展。
目前灌溉行业有几个特点:
下一篇:小莫异国发财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