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回收过程中(造粒)降低水分含量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4-11-07
浏览次数:
次 作者:admin
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废旧淘汰塑料的回收利用已成为必然。那些视塑料为洪水猛兽的“洁癖人士”,已被严酷的现实将自己的偏见和无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人们在塑料回收清洗中,一般离不开水的,有关水分的处理,还需仔细把握整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专业操作。
首先分拣要清楚准确,因为不同塑料的熔融温度和分解温度不同,有的甚至差别很大。当熔点高的塑料刚刚融化的时候,熔点低的可能已经有些气化了,气化的物质将大量熔融状态下的物料撑出无数小“房子”,这样就给躲藏的水分有了容身之地。故此,越是单一品种塑料融融过程,夹带水分越少。
再就是清洗要彻底,因为土杂沙粒属于无机物质,他们的分解温度远远高于有机塑料,水分藏身其中就好比人披上湿透的棉被穿越火墙一样,最终得以在塑料颗粒中保存下来。为了清洗彻底,就要注意粉碎原料的尺寸合理,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清洗效果不佳,这要根据原料的种类或状态具体确定,比如书本大小的一片塑料薄膜,在搅拌清洗和甩干过程中,会自然拧折起来,被包在里面的杂质就很难清除掉。
甩干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甩干彻底就可以节约加热过程的能源,提高生产效率。甩干机要经常清理晒网,因为各种有机碎末很容易糊贴网眼,降低甩干效果。
以上三点是造粒的精选过程,接下来就是核心的挤出过程。挤出机下方的排水孔和上面的排气口要注意清理,特别要在运转过程中经常观察,发现异常要及时清理。假如挤出机看起来运转正常,原料精选也很干净,但挤出拉条还是空心严重,有空心当然就有水分存在。这就要考虑挤出机的塑化区(相当于人的消化系统之胃部)磨损严重,需要修复了。假如订单很急,没空拆开大修,也可以在原料中添加塑料消泡剂来去除残留水分,这个办法是立竿见影的。
最后的切粒过程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在常见的切粒有冷切和热切两种方式,传统的冷切都要拉条经过水槽冷却后进入切粒机,标准颗粒是圆柱状的;新式的热切式出料机头带有水环装置,热料刚一出机头模板在被旋转刀片切粒的同时,就被水喷淋降温成型,这样的颗粒是椭圆形。这两种方式都要注意水温尽量高一些,即使开水也完全可以起到塑料成型作用,颗粒和粘带的水分都是很热的,有利于水分的自然蒸发。还有就是不要追求颗粒过小,粒径过小带水越多,好比同样一杯子小米粒要比同样多的玉米粒夹带水分过多一样。
颗粒的包装最好使用没有覆膜没有内袋的普通PP编织袋即可,离开地面十分左右码垛,这样放置两天以后,水分即可降低到最少含量。